《办理涉黑涉恶刑事案件专题资料汇编》

日期:2018-04-23 09:06 浏览:978

第一部分:

一、刑法条文规定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第二部分:司法解释与规范性文件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打黑除恶”立案监督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 

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 

五、《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 

六、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八、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九、《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 

十、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十一、中华全国律协协会关于律师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工作若干意见 

十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三部分:各地规范性文件 

一、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办理机制的意见 

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公安厅《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河南省公安厅《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四、广东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五、浙江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六、北京市《关于健全办理打黑除恶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 

七、重庆市《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八 、内蒙古《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九、山东省《办理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实施办法》 

十、福建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一、陕西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有关法律规定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二、湖北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三、四川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四部分:最高检指导性案例与公报案例 

一、郭明先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检例第18号) 

二、黄春生、张宝成两个黑恶势力团伙犯罪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案

三、李捷、李晖、崔志彪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绑架,抢劫等案 

四、张文清、刘德兴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案 

五、林秋文、林文景、林木亮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爆炸、抢劫、寻衅滋事等案 

六、周新根、吴万清、易炳今、陈其豪、罗友萍徇私舞弊案 

第五部分: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 

一、“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  ——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伤害、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拘禁案(第142号)

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如何认定 ——容乃胜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49号) 

三、如何认定参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的“参加行为”——陈金豹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618号) 

四、如何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 ——邓伟波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19号) 

五、如何理解和把握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要件——黄向华等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陈国阳等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0号) 

六、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以行为人明确知道组织具有黑社会性质为要件——李军等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1号) 

七、如何理解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非法控制特征 ——张志超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2号) 

八、如何结合具体案情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 ——刘烈勇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3号) 

九、如何界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成员个人犯罪 ——区瑞狮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4号 

十、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经济特征——王平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5号) 

十一、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罪责 ——张宝义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6号) 

十二、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单位 ——张更生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组织卖淫案(第627号) 

十三、如何把握和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 ——乔永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8号) 

十四、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 ——王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9号) 

十五、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范泽忠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30号) 

十六、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 ——陈垚东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2号)

十七、如何准确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成员 ——朱光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3号)

十八、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时间——史锦钟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4号) 

十九、较长时期内暂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是否可以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仍持续存在 ——汪振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5号) 

二十、如何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多样性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 ——焦海涛等寻衅滋事案(第1156号) 

二十一、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中的暴力性 ——符青友等人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销毁会计账簿,对公司、 企业人员行贿,行贿案(第1157号) 

二十二、如何认定组织者、领导者对具体犯罪的罪责 ——刘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8号) 

二十三、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 ——牛子贤等人绑架、敲诈勒索、开设赌场、重婚案(第1160号)

二十四、组织者、领导者通过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量刑时应当如何把握 ——邓统文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1号)

二十五、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构成立功时量刑应如何把握 ——吴亚贤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2 号) 

二十六、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的相关具体应用法律问题 ——刘学军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3号) 

第六部分:理论实务文章 

一、高贵君: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戴长林:扫黑除恶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三、对刑法修正案(八)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解读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物处置的若干问题 

五、当前办理涉黑犯罪案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六、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之系统性理解与认定 

七、析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司法认定 

八、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 

(摘自求是和信刑事律师微信公众号)